新闻中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Writer: admin Time:2024-03-05 Browse:110

  编者按:1月31日,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一步丰富了习经济思想的内涵,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本报特约有关专家对此进行深入阐释。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丰富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是符合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的生产力。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利于我们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深化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找准关键发力点,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都是我们主动适应新时代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所作出的战略选择,两者在理论、战略和实践层面都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

  具有理论逻辑一致性。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投入产出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环境的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就是要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不断形成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在遵循和把握生产力发展规律、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中,通过技术革命突破,促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动力结构优化,实现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推动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均坚持并创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结合中国当代发展实践特征,围绕回答新时代发展要素、结构、动力和趋势等重大问题,实现了理论上的新拓展与跃升。

  具有战略逻辑一致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步积累,生产力不断进步,生产关系不断优化,不断汇聚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力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强劲动能。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均发生深刻变革,新的生产要素优势正在重塑,新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正在形成,经济增长正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相应地,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在加快形成并仍将不断迭代升级。可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就是要破除一切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思想障碍、制度藩篱和瓶颈,强化创新的主导力量和牵引作用,打通旧的生产关系中束缚发展的堵点卡点,充分释放要素活力,全面激发增长动力,在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和更优的生产关系中推动发展质量效益变革。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标注着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方向,必将为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供强劲驱动力。

  具有实践逻辑一致性。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在实践层面,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样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促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抓住创新,特别是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逐步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不断释放发展潜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积极调动城乡区域一切生产要素,促进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大数据等新要素高效流动和有效配置,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既要解决城乡区域发展的短板弱项问题,也要不断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效益,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平衡性。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要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力,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置身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历史周期中去考虑,要在开放条件下面向全球汇聚和配置更多新的生产要素,促进新技术变革和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发展,既要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更要促进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融合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创造更多高质量的新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带动生产关系的变革重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把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和当今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前进方向,积极塑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增添新动能。

  培育壮大新型劳动队伍。人的劳动是发展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最活跃力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打造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劳动者队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一体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急需人才,不断壮大创新型、技能型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强化劳动者职业教育,培育塑造更多愿意接受新知识、善用新技术的新型劳动者。

  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从全人类进步的历史周期和时代前沿中把握新科技革命变革的方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自立自强能力,积极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无人区”和制高点,推动在科技发展新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新飞跃,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拓展生产新领域新类型新空间。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以新技术新模式带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制造基础,稳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体经济基本盘。与此同时,着眼打造更多前沿颠覆性技术的新应用场景,强化未来产业前瞻性布局发展,积极抢占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创新生产方式,不断拓展生产新边界、催生生产新空间。

  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能。依据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与需要,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与高效配置是实现生产力变更跃升的必要条件。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强化新的生产要素供给,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有效集聚。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充分激发劳动者、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人力资本的市场价值。

  统筹国内国际布局形成合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与跨区域衔接,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建设,既提高新质生产力空间布局上的精准性,更强化在更大空间尺度上推动生产力变革发展。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化科技创新力量、产业发展和新型基础设施等布局建设,打造更多新质生产力集聚发展的平台载体,引导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世界范围内深化演化的态势,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着力汇聚全球创新要素,深化国际创新合作,协同推进全球各类先进科技创新成果向国内转移转化和国内先进技术成果走向世界。

  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聚焦新时代科技强国目标及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确立的科技强省首位目标,全省上下必须坚决扛起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使命,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增添强劲动能,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打造以三大科创高地为引领的科学创新体系。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新征程上,科技创新已成为影响全球发展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下好了创新“先手棋”,谁就能抢占发展先机、赢得竞争优势,形成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我们必须树牢科技活动就是经济活动的理念,坚持“四个面向”,重点聚焦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发挥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有组织推进原创性、颠覆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颠覆性、前沿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全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习总书记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研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主力军的作用,大力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着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培育建设科技企业集群,完善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让“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形成企业创新矩阵引力场。做大做强一批科技领军企业,支持其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产业创新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让其不仅成为产业链链长、更要成为创新链链长,推动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省属高校院所把服务全省和地方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方位融入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加速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打造未来产业为方向的产业创新体系。习总书记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产业作为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特别是未来产业作为由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而催生的,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方向、新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必须统筹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新科技、新要素和新产业融合发展,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重立足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向互促。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攻关,一体化配置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资源,一站式布局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着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支持龙头企业等牵头建设一批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搭建一体化场景应用示范大市场,驱动新模式创设、新产业培育、新动能释放,推动产业持续迭代升级,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发展独特优势。

  打造以深化改革为牵引的体制机制创新体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科技领域作为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要解放思想,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把科技体制改革引向深入,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高效统一的科技创新决策指挥体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科技工作进行科学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着力解决科技创新整体效能还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等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科技体制机制、政策保障、环境营造等方面下深功夫,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全面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打造现代高效的人才创新体系。习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和创新规律,破解教育科技人才的条块管理等体制机制障碍,通盘谋划、一体推进,加快形成有利于培养人才、有利于人才科研、有利于激励人才的现代化人才育成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注重充分释放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坚持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与时俱进完善人才政策措施和抓手载体,主动靠前为他们排忧解难、松绑减负,超常规引育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青年科技人才等,加快构建最优最高效的创新创业生态。

  打造协同高效的开放创新体系。习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出去”,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主动布局开放创新网格,鼓励更多有条件的各类创新主体布局海外科创飞地、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在开放环境下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蓄动能;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千方百计“引进来”,招引更多海内外创新主体设立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各类创新主体面向全球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吸引汇聚国内国际创新资源为我所用,着力构建“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开放创新体系,加速实现新质生产力能级的“大跃迁”。

  打造“一极两翼多点”为支撑的区域创新体系。习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一方面,提供优质的应用场景、充分的创新要素,推动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协同联动;另一方面,通过构建高水平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区域协同联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生产力诸要素高效协同,培育和发展更多的新质生产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型省份等都应锚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发展目标,在更大空间、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推动知识、技术、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提升区域创新整体效能,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高水平高质量区域创新体系。

  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这一指示彰显教育、科技、人才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着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人才决定科技创新成效,教育又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为此,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须形成一个支撑创新的教育、科技、人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循环链条。只有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才能够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发挥主导作用,引领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力。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发展培养人才,又需要科技赋能;人才成长促进科技创新,又依靠教育培养;科技创新又对教育发展、人才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要求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三者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迈上新台阶。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如果劳动者缺乏良好的教育,就难以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社会生产就缺乏一支能够与现代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加之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撑,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配置和产出效率也会大大降低,新质生产力就难以进一步发展。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则共同形成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选择。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经济、科技、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加剧。只有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就迫切需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新质生产力。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基。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以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方向,深化教育综合领域改革。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强化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加强基础学科、新型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义就在科技创新、在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加强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强化高校院所间优势学科分工合作,共建开放型、融合性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基础研究重大突破,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成果。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有效贯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建立一体化技术转移中心,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健全要素分配机制,厚植人才发展沃土。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打造一支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造就一支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同时,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为核心标志。为此,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健全人才评价激励制度,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畅通科教人才循环,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合力。教育、科技、人才构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循环链条,畅通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除了增强三者自身力量外,还要建立促进三者良性循环的体制机制。为此,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形成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整体性框架体系,更好激活创新潜能、找准教育着力点、培养人才生力军。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改革,打通影响三者良性循环的痛点、堵点,形成相互促进、正向循环、共促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合力。实行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教育、科技、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本文系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AHSKZ2022D13]研究成果)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底层生态逻辑。习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视为“国之大者”。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表明,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前沿发展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立了习生态文明思想,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安徽省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习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以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引领,把生态价值转化作为动力引擎,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开展“绿美江淮”行动,推进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西大别山区、皖南—浙西—浙南绿色生态屏障“四廊两屏”建设及长江保护修复、巢湖综合治理,推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全省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

  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我们要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做强绿色制造业。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步伐,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应用数字技术发展绿色智能制造,加速用能结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全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

  发展绿色服务业。加大对绿色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和税收减免,强化对绿色服务商在融资、招投标、政府采购、能源和要素保供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产业链“链主”企业在发展绿色服务业、扩大绿色服务消费中发挥示范作用。

  壮大绿色能源产业。聚焦光伏、风电、氢能等产业赛道,大力发展绿色能源装备制造业。积极稳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能源绿色化、资源集约化利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积极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以更小的生产成本实现更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效益。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加快绿色化改造,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加强绿色低碳产业供应链管理与现有政策措施的协同,完善绿色供应链工作机制,探索多方参与的长效运行模式,强化供应链绿色创新基础支撑,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体系。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努力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优化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法律法规政策支撑体系。

  在培育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积极作为,创新经济政策工具箱,积极探索制定绿色金融、绿色财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等相关支持政策,营造绿色转型的良好环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鼓励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转型金融,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稳步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探索实施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的财税、投资等政策,开展绿色金融发展试点工作,加快推进绿色股权融资改革,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工作和监管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努力营造有利于绿色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

  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发挥绿色金融服务生态绿色产业集群的牵引功能,打造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推进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运输、回收处理全过程绿色化。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能源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创新生态园区进阶升级,为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载体。

  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培育和倡导绿色文化,树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理念,塑造绿色消费场景,大力引导绿色消费,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长效机制,积极推广节能节水产品、绿色食物、绿色建材等。推动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广泛宣传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崇尚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本文系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 [2022WT003]研究成果)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人才培育机制。发挥高校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研究型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与专业调整联动机制;营造技能人才发展氛围,重视职业教育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方面的优势,持续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储备一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优秀青年人才。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引导机制。明确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重点,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应用,推动产业向智能化、服务化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通过建设开放共享数据平台,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利用,促进产业链各环节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高效对接与协同配合,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与响应速度。加强数字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效。鼓励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数字化转型应用示范,推广成功经验和模式,引领带动更多行业和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构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机制。加强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明确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长远目标和阶段性任务,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绿色信贷等手段,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能效提升,鼓励企业采用绿色低碳技术和工艺,推升发展的“含绿量”、增长的“含金量”。同时,加大对绿色产业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低碳领域流动,将绿色观念贯穿生产全过程、全链条、全领域。建立健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监管和评价体系,加强对企业碳排放和能耗的监测和公报,强化全过程精细化环境管理,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清晰的方向和可操作的路径。

  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打通经济循环中的政策堵点、市场循环卡点,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创新要素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聚集国内外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成果转化优势,从而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企业创新提供坚实的支撑,将企业打造成为关键核心技术策源地,增强行业特需技术供给,全面提升创新链产业链水平。加快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塑造企业协同高效的创新格局,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坚决当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发挥科技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驱动作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优化科技创新市场空间布局,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引导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目标,超前部署、全面开展一批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创新高地,重点聚焦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前沿技术研究。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健全数据要素市场交易体系,推动数据交易渠道规范化,形成良好的行业生态环境,持续激发数据要素新价值。增强数据要素市场治理能力,建立多方参与的数据治理体系,构筑多元市场主体探索数据要素质量的桥梁,持续优化数据要素市场结构,加速未来战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融合与发展。以应用为牵引,优化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建立不同模式、多种渠道的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在流通中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在重点领域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创造更多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全面提升“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促进国内供给和国内需求相互支撑的良性互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构建科技国际开放协同合作网络。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加强跨区域国际合作协同创新,打造产业创新力量梯次联动布局,形成主体相互协同、功能分工协作的国际协同创新关系,推动我国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搭建科技开放合作平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速度。鼓励科技型企业“走出去”。强化国际合作,拓展开放型经济新空间,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鼓励国内科技型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提升我国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

  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这是我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安徽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重要着力点,是我省2024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安徽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且已有了良好的开端,未来还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是科技创新优势。安徽科教资源丰富,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增强,正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引擎。“十四五”以来,安徽举全省之力,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构建科技创新促进体系,区域创新能力已从国内第10位跃升到第7位,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目前,安徽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核聚变等领域的原创成果引领全球,动态存储芯片、制造EDA软件、制版光刻设备等诸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高端的半固态电池、机器人减速器、涡轮叶片等关键核心产品相继研发成功。

  二是先进产业优势。安徽锚定十大新兴产业,持续发力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新产业,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2023年,安徽战新产业增幅在12%以上,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上升到近43%。其中,首位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86.8万辆,跃居全国第4位。目前,世界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50%的光伏玻璃,全国20%的光伏组件、15%的家电、10%的新能源汽车都是“安徽造”。

  三是人才数字优势。近年来,安徽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加快建设数字江淮,全面激活人才和数字要素潜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储备了优质的生产要素。数据显示,安徽近5年累计培训制造类人才3万人次以上,全省现有人才资源总量超1170万,其中,“科大硅谷”汇聚高端人才2.7万人以上,包括115位国家级人才。2023年,全省智能算力突破7000P,入驻“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用户超107万户,工业云平台应用率接近63%。

  四是改革开放优势。一直以来,安徽协调推进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大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打造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2023年,安徽在国家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点省市中揭榜任务数居第3位,“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综合评分及最佳口碑的排名都位列全国前十,吸纳与输出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增幅均在50%以上。

  五是产业环境优势。安徽坚持产业生态与自然生态两手抓,一方面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加快形成多要素融合嬗变的新兴产业发展生态;另一方面,强化生态环保,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了优越的生态环境。目前,安徽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建立了省级专班推进机制,全面推行链长制和群长制,同时设立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基金丛林”,构建省级引导基金体系,全方位引导和促进产业发展。

  未来,安徽将锚定“三地一区”与“七个强省”建设,把高质量发展渗透到新型工业化的全过程,着力抓好创新生态、“两化”提升、先导区平台关键环节,做好科技创新、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大文章,不断发展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持续增强安徽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以完善创新生态体系为抓手,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深入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着力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和要素融合、创新转化,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有效激发创新动能。一要全方位搭建科创平台。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大科学装置与研究院的能级,支持“科大硅谷”拓展海内外创新中心,超前布局和建设一批具有前沿技术概念的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继续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升级省(重点)实验室,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各类产业创新平台。二要横向上构建多部门、多要素融合互动机制。高水平建设和运营“科大硅谷”、中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促使相互赋能,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互动新机制。深入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完善人才引育、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创新实施金融与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推动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与产业有效耦合。三要纵向上打通创新转化堵点。定期发布科技创新需求清单,完善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揭榜攻关”“竞争赛马”“定向征集”机制,鼓励和吸引各类主体参与科技协同攻关,打通创新诉求与科技研发的堵点。常态化举办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创成果发布对接活动,积极利用中国(安徽)科交会、全国高交会等对接功能,打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堵点。充分发挥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示范功能,不断总结和推广可复制的创新转化经验。

  以“两化”提升为抓手,进一步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紧围绕十大战新产业,持续开展锻长板、补短板行动,着力推进“两化”提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一方面,大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提升“五基”(包括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元器件、产业技术基础、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的高端化、高效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需加快布局固态电池,构建安徽新能源汽车电机大脑,筹建省新能源汽车核心基础零部件基地,创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推动“人—车—路—云”协同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全省高级别自动驾驶政策法规和数据开放共享规则等。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产业链现代化,高质量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统筹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协同布局,引导制造企业向“产品+服务”延伸,强化线上线下“整零”供需对接,持续升级专业供应链,“一链一策”打造现代化的汽车产业链。充分发挥我省智能语音等优势,融合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汽车产业大模型、汽车产业大脑,促进“数实融合”,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

  以先导区建设为抓手,加快集聚和培育未来产业。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结合省情和比较优势,瞄准空天信息、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以及聚变能源、化合物半导体、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等前沿产业,抓好先导区平台建设,吸引企业集聚,抢滩未来产业。其一,加强先导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项目带动,超前建设算力网络、重大科技等新型基础设施,超前布局前沿产业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统筹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打造产业生态优势。其二,加快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先行先试科技管理体制创新,集中全省“产科人金”等各方面创新资源,推进未来技术多路径、交叉融合探索,力争在原创性、颠覆性、支撑性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其三,开发开放未来产业应用场景。以市场化思维探索未来产业场景培育机制,引导和支持专业化应用场景促进机构良性发展,常态化推进融合场景、标志性场景、试验验证、示范应用场景等挖掘发布、供需对接、建设运营,构建有利于前沿技术创新、应用和突破的应用场景。(作者单位:安徽省经济研究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新闻中心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