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研成果有创新育人成果喜传承

Writer: admin Time:2024-03-28 Browse:176

  第十二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与首届上海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才两项上海市的科技人才选树结果颁布。受访者供图

  以科技赋能基础研究,赋能产业创新,赋能乡村振兴。从市科协传来的好消息,第十二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与首届上海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才两项上海市的科技人才选树结果颁布,30位青年科技人才与15位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才拿到了沉甸甸的证书。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市委组织部的关心指导下,市科协主办的2023年度“海聚英才”学科交叉高峰论坛菁英思想汇暨第十二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授证典礼上,卢敏等30位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获此殊荣。

  本次授证典礼以科学家精神“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六个方面为出发点,划分六个组别,通过“采访+故事”的形式,分享了本届英才用行动弘扬和践行科学家精神的故事。

  放弃国外高薪待遇,只为回到祖国投身变革性技术基础研究。上海交通大学钱小石表示,基础研究一定要是诚恳的,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目标是将基础研究成果做实,成为国家的储备技术,随时可以用的杀手锏技术,面向实际,探索基础科学的本质问题。

  “企业研发是一个求实的过程。”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朱佳敏分享道:“科研往往是理想的,真正的产品中有很多缺陷,可能解决一种缺陷都发不出一篇论文,但有一种缺陷没解决掉,可能就得不到合格的产品。”他表示,产业年轻人要肩负起责任和使命。

  同济大学朱兴一是一位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她看来,性别不应该成为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而要在科技领域取得亮眼的科研成果,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持续的兴趣和热情,与同事、合作者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也同样非常重要。

  “我开展科研的过程,实际是跟我被导师培育、和我培育下一代的学生的过程相互交融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但为取得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而高兴,而且为这个一代代传承的育人成果而高兴。”作为青年教师,复旦大学陈时友表示,能培育出更多的新一代科技英才是更加开心的事。

  首届上海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才揭晓首届“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物”5名、“乡村振兴杰出科技青年”10名。这15位“农业科技带头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推广前沿技术成果、开展农业生产服务,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兴前沿技术突破,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农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地“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如果灾难摧毁一切农作物,人类还能重建农业生产吗?”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种子方舟”给了这个问题肯定的答案。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魏仕伟从全球搜集生菜资源,并在此基础上鉴定资源、解析机理、培育优异新品种,为农民算好增收账。他把生菜视为自己最大的爱好,也将继续为菜篮子的丰盛贡献力量。

  来自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王金悦是个农业创业者,儿时的他看着父母在地里辛勤劳作,梦想发明一种代替父母耕种的机器。“未来谁来种地呢?”带着这个疑问,他辞去互联网高薪工作,从零开始制造农业机器人。花光积蓄、变卖房子、克服技术关卡,他终于回应了童年的期待,农业机器人开始代替爸妈劳作,种地变得更高效、更智能。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邵玲在千湖之省湖北长大,怀着对渔业的感情,从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博士毕业后,她毅然决定从事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她埋头在实验室里研发免疫生物制剂、建立新型病毒检测方法,也奔波在养殖场里科普病害防控要点、与传染病抢时间、为渔民保收益,渔民的认可就是她坚守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一线十年的最佳动力。

  获得“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物”称号的岳崇勤来自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多年来,他埋首农用机械研究十三年,从零开始研究蔬菜机械技术,带领团队用5年时间填补蔬菜收获机的空白。他也号召青年们传承接力棒,共同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新闻中心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